行业新闻

认证新规“提纯”有机产品

  有机产品须加贴17位的唯一编码,“一品一码”、不可二次包装……新版《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近期已正式实施。对这一史上最严有机产品认证规则的出台,我市郊区生产厂家有何反响?如何做到“新规”执行不走样?记者就此走访调查了即墨、平度一些农业生产基地。

  从年度认证到生长季认证

  即墨丰城镇被看作是青岛东部海岸线最后的“未开发的净土”,在当地已发展200多亩茶园的“岛里香”茶场负责人苗波,正是看好这里空气清新,水质上佳而开起了茶园,起步就是“绿色食品”,并积极申报有机产品。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新规出台,对苗波来说,是一大利好。

  “新规在有机产品认证、监督程序上把关更严”,苗波直言,按有机产品要求来运营农产品成本太高,于是出现过不少“浑水摸鱼”造假者,新规将有效地遏制这一现象,还市场一片清净。

  “在操作环节上,新规也有更严格的制度要求,”苗波举例说,有机产品收获阶段的检测,认证机构将对产量、数量进行核定,防止拿普通产品冒充,同时按照相关标准,针对有毒有害物、是否非法使用农药等抽样检测。此前的做法是,经营者“送检”,提供近期检测报告即可,现在须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检”,随机实地取样,现场检测成分,药残、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等一样都不能少。

  即墨温泉镇钱谷山有机农庄,200亩田地上已有4种农产品获得了有机认证。谈起有机产品认证新规变化,农庄果蔬推广中心主任赵崇鲁说,过去有机产品是每年认证一次,新规则要求每个生长季认证一次,对于生长期短的叶类蔬菜来说,一般是6个月就要再认证一次,“频次比以前明显加大了”。

  不仅如此,重新认证的要求比以前更细致了。“这里牵涉到有机认证过程这个概念,”即墨市农业局检测中心王玲介绍,首先,企业要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机构受理后将进行评估、审查、现场验证。审核通过后,向企业颁发“有机转换证书”(一年生作物的转换期一般不少于24个月),转换期内合格的颁发有机产品证书。

  “有机产品认证有效许可期限为一年,期满后可申请‘保持认证’,以前的说法叫‘续展’,申报认证的内容不需要‘全部推倒重新再来’,比如,在抽检范围上,产品还需重新取样抽检,但其它一些因素如水分、土壤等无须再检,但新规不允许这样。”赵崇鲁说,“保持认证”比“续展”严格得多。

  “新的说法叫‘再认证,苗波告诉记者,从水土到产品等各要素须全部重新取样抽检,检验报告须每年更换一次。按照新规要求,有机产品每次重新认证,从种植规模、管理制度、质量控制乃至整个生产流程,都要重新制定文件,重新申报种植计划。

  从送检到抽检,从一年一认证到一季一认证……苗波认为,新规意味着企业投入成本的加大,但对于真正想搞有机农业的人来说,“不怕认证手续复杂、成本加大,就怕不规范!”

  “生产记录”仍需去伪存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生产记录是新规中频现的关键词,有机产品生产过程可追溯,很大程度上依靠“生产记录”提供依据。

  “新规中,保存生产记录的要求比以前更细了,比如,生产投入品要有台账记录,从数量到进货渠道、生产厂家再到使用情况等须一一说明。”平度市农业局副局长李信以有机肥为例做了解释:此前只需说明进货来源,新规要求,必须详细说明农家肥如何堆制、如何无害化处理,并且需提供相关证据。

  新规的这一变化,对平度大泽山高氏葡萄庄园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这一规定和我们发展有机农业的理念不谋而合,”负责人高竹亭兴奋地介绍说,他对从市面购买的各类有机肥、生物肥不认同,因为“这些产品大多有氮磷钾含量、有化肥的因素,”因此自己一直坚持配制有机肥。

  胸怀“种植中国最好的葡萄”理想的高竹亭,起初并不知道有机葡萄的概念,后来他把理想与“有机”联系起来,并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真正的有机食品,应是在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中生长成熟的,因此在有机农作物生产中,应尽量保持那种自然的状态。”

  基于此认识,高竹亭对有机肥的选用,到了挑剔的程度,连大多数人都认可的鸡粪牛粪,都难入他的“法眼”。“现在鸡和牛的饲料来源可疑,”他笑称,担心鸡粪牛粪中激素、重金属含量超标。

  “新规更加严苛,有利于培养更多的真正按有机食品操作规程生产的企业、产品,”高竹亭认为,真正的有机产品同其他产品一定是断然有别,无论是口感、品质,对比将十分明显。

  “当前,有机产品的管理确实存在不足,新规就是希望通过更严格的制度,确保消费者买到真正的有机产品”,青岛安泰茶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文龙在即墨北安街道发展观光茶园产业,他也是一位心仪有机产品却一直心存疑虑的企业家。

  “管理体系要给予这个产业更充分的信心,”他说,譬如检查生产记录这个环节,主要是确保生产中农产品投入品不能是农药、化肥,但这在过去可“浑水摸鱼”,生产记录中做假很简单。现在,有机产品认证新规对“生产记录”要求更细了,但应该看到,还是存在一些漏洞。

  “农业部、省里每年都要下来几次抽检,但这里面空间依然很大,”他说,抽检频次是多少?一个周期是10次,还是一次?如果是一次,那么平时可打农药,15天后就检测不出农药残留了,“因此,对抽检频次,必须要有硬性规定。”

  呼唤第三方监控

  生产记录是确保有机产品可追溯性的依据,但生产记录本身如何确保其真实性?刘文龙认为,生产者完全“自说自话”的生产记录,是有机产品认证、监督中的一个“硬伤”。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第三方监控”全程介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位于即墨刘家庄镇东尖庄村的即发农业园,已对此作出了尝试。

  “这是具备物联网雏形的系统”,园区生产负责人袁少介绍,园区已建成的200多个大棚中,已有41个安装了全程电子监控系统,这些监控系统与即发农业园网站相连,只要是即发农业园的会员,便可登录网站,通过自己账号进入客户端,对大棚内生产活动进行远程监控。袁少描绘着不远的将来就可实现的情景,“可以观察作物从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知道某一棵作物是喂什么豆饼的,客户甚至可以在某一棵西瓜的茎柄上刻记号,签名,下订单就具体到这一棵果实……”

  从即发等一些农业基地实践来看,无论新规是否提及,完善的生产管理“第三方”监督体系,已是有机产品必须“加载”的一道程序。


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Tags:   有机产品认证 , 政府政策 , 有机标志 

 


地点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 · E7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时间
2024年6月13-14日(09:00-17:00)
2024年6月15日(09:00-15:00)